《Linux服务器配置》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Linux是当前流行的多用户,多任务的免费操作系统。Linux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程的目的是讲授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知识,使学生掌握Linux网络系统安装、调试和系统管理的技能和方法。通过对Linux网络管理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系统管理和设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进行Linux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掌握通过Shell编程对于服务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教学内容: 1.知识要求: (1)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 了解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性; (3) 理解网络系统管理基本概念,理解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及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资源和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 理解进程的概念以及进程和程序的区别,理解内核的概念; (5) 理解文件系统作用,和分类; (6) 理解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命令的作用,会使用相关的备份恢复命令在 Linux系统上做备份; (7) 理解进程控制的意义; (8) 了解什么是Shell?Shell的分类和Shell命令; (9) 理解系统配置文件的作用; (10)深入理解inode、超级块、文件类型、文件、磁盘系统的概念; 2.能力要求: (1) 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系统的启动、和系统的关闭; (2) 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包括配置网卡; (3) 熟练掌握创建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的方法和文件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 (4) 掌握监测文件系统状态和修复损害的文件系统的若干方法; (5) 会使用系统配置文件来配置、调试网络; (6) 会查找、分析网络系统安装及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熟练掌握文件和目录的移动、复制、删除和改名命令的使用; (8) 熟练掌握文件和目录操作,文件和目录的属性操作,关键字查找(grep),和文件查找(find)的命令; (9) 掌握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命令,会使用相关的备份、恢复命令 做Linux系统备份; ; (10)掌握Linux网络系统管理控制命令的使用; (11)掌握定时器的编写和运行命令; (12)熟练掌握进程的启动、进程的查看和进程的调度命令; (13)了解一种Shell编程的方法,并会使用变量、控制流、循环和输入输出操作; (14)会使用Linux 的系统控制命令,网络操作命令,进程控命令,及定时器组合编写系统管理程序; (15)掌握在Linux系统下配置ftp服务器和WWW服务器的基本方法; (16)掌握使用网络的安全命令对文件或目录进行安全设定。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老师:陈宏海老师,讲师 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54,其中:课堂讲授27学时,实训27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学时 实践训练学时 一、网络系统管理基本知识 3 二、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内核重建 2 3 三、网络文件系统 2 四、如何配置、调试网络 2 2 五、Linux系统的备份、恢复和管理控制 2 2 六、进程管理和作业控制 2 2 七、SHELL编程 3 3 八、网络安全 2 3 九、网络系统管理控制命令 2 3 十、DNS 2 3 十一、Internet 服务器 2 3 十二、常用命令集锦 3 3 合计 27 27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在于“学”而不是在于“教”,学生始终应处于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实践这个目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角色也要转变,要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要转变,要从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1.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知识点,教师只讲授最基本的内容,然后就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层层深入,通过发现、探索等途径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 2.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完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相关项目,并把学生按照能力和性格,平均的分成几组。各个小组经过讨论,拿出适当的解决方案。然后将这几个方案交给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建造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和能力。 3.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了LINUX防火墙的概念及应用之后,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综合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IPTABLES的特点、功能、配置方法,关键是体会到了如何在实践中使用IPTABLES发挥防火墙的功能。 4.“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所谓“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在实训课中教师在计算机上教,学生在计算机上学,然后在计算机上做,这种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做合一,手、脑、机并用的效果。学院充足的机房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5.多元教学方法 经过反复探索,我们采用了多元教学方法,将授课、实验与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多元教学方法就是首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然后提出具体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学生通过实际训练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接下来学生在自己的课题中找到类似的问题,通过模仿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上机实训、自问自作和总结提高这4个步骤,使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也做出了很多改变,将传统的课室上课转变到机房上课,大量新的教学技术被应用在该课程的教学中。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难点全部运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形象化地演示,再辅以FLASH动画、视频录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理论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这些教学手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速度、高容量的信息资源,更以其声、形、音、画合而为一的动感场景和巨大的虚拟设计功能为教学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全面调动学习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因为这些多媒体的创意和制作全部由任课教师来完成,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无时无刻的进行学习,不仅学习本门课程的新技术新理论,还要学习多媒体的制作。更加重要的是教师们还要开阔眼界,涉猎广泛,这样才能够有新鲜的创意和思维。 2.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走上生产岗位后,能够立即投入角色,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无缝连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在学校内的教学过程中,模拟出企业、工程现场、项目等,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首先使用了“虚拟项目”。从网络光临中心的真实案例中进行提取,并进行分解和简化,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进度和难度的案例。学生先接受案例,再设计方案,最后具体实施,可以亲身经历一个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了解项目的运作过程和规则。 其次还进行了企业的模拟。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模拟企业中的不同技术部门。然后给这些部门分别分配了相应的任务,并指导他们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将来进入企业之后不会感到陌生。 成绩考核方面 考试方面我们做出了全新的改革,建立了网络在线考试系统,所有课程的考试全部可以实现无纸化考试,建立了庞大的考试题库,实现了随机抽题,在线考试系统还能实现全自动改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LINUX服务器配置 自编内部电子教材 《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实验指导与实训》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郭迎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网络专业系列 作者: 冯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Linux系统管理技术手册》,(原著)Evi Nemeth,Garth Snyder,Trent R.Hein,(译)张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1 2. 《Linux管理员指南》,(原著)Steve Shah,(译)杨涛、杨晓云、王建桥、高文雅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1 3.《Linux网络与安全管理》,宁磊、周卫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1-1 4.《Linux网络应用技术》,张银福,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1 5.《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网络管理》,朱居正、 高冰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